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截至5月29日,储能企业的2024年“成绩单”陆续披露,行业发展面貌得以更加清晰地展现。纵观2024年财报,在储能产业链中,上游锂盐及锂电池材料环节是亏损的重灾区;储能电芯环节企业逐渐止损,整体业绩修复较好;下游系统集成环节企业业绩分化严重。
2024年,新型储能稳步增长,运行情况与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受原材料价格及新兴市场崛起,储能企业业绩分化严重。
2025年,136号文叫停强制配储,整个储能行业正迎来大洗牌。立竿见影的表现是,一季度储能装机首次出现了下滑。面对行业变局以及自杀式内卷,储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远大于2024年!
(以下文字内容均来自各家上市公司公开的2024年度报告。仅供储能行业情况分享,不做任何投资推荐)
材料相关
1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钠电材料及多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锂/钠电池的制造,并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二轮车、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
公司主要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三元正极材料销量12万吨,逆势增长20%,全球市占率超12%,较2023年进一步提升2个百分点,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64亿元,同比下降31.49%,主要系产品售价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动所致。
2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新能源业务聚焦锂电正极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和钴酸锂材料。新材料业务主要包括三元前驱体和镍、钴、锂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46亿元,归母净利润41.55亿元,同比增长23.99%。锂电正极前驱体出货量超12万吨(含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包括内部自供),正极材料出货量超9万吨(含内部自供及参股公司权益量),因公司主动减少部分低盈利产品出货,优化产品结构,锂电材料出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钠电前驱体出货量突破300吨,成为行业首家吨级出海企业。钴产品出货量约4.68万金属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13%,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镍产品出货量约18.43万金属吨(含内部自供),同比增长46%,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3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氟化工、氯碱化工(600618)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主要业务为基本化工原料、食品包装材料、氟化工原料及后续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62亿元,同比增长18.4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0亿元,同比增长107.69%。
4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8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68亿元。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实现销量同比增长28.44%。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和公司降本增效举措落实,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负极材料订单饱满,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
公司负极材料业务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有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等。上述产品主要应用终端为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储能等行业。
5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功能膜产品事业部的主导产品为铝塑膜和RO支撑膜。其中铝塑膜是用于锂电池软包装的含铝箔多层复合材料。报告期内,公司铝塑膜销售量1295.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6%,营业收入13285.80万元,同比增长16.17%。
2024年全球铝塑膜产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需求扩张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技术端,高阻隔性、超薄化成为主流方向,市场格局方面,中日主导竞争:日本DNP、昭和电工凭借技术优势占据高端市场;中国厂商依托成本优势抢占中低端份额并逐步走向高端市场,加速切入宁德新能源、比亚迪(002594)等头部电池供应链。未来,固态电池封装需求或成技术迭代新方向。
6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材料科技企业,致力于新型合金功能复合材料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电接触材料及功能复合材料、硬质合金产品、锂电铜箔等。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464.3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9%,其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418.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67.3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8.82%;总资产为318556.2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1.60%。铜箔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62.50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450.65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9.17%、-149.73%。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是铜箔项目正处于经营成长初期,成本费用高。
7
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为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主要产品为空调箔、单零箔、双零箔、铝板带、新能源电池箔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绿色包装、家用、家电、锂电池、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公司分别在江苏镇江、浙江杭州、内蒙通辽、泰国及欧洲建有生产基地,是国内率先完成海外布局的铝箔企业。
全资子公司杭州五星铝业有限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94012.95万元,营业利润11,444.66万元,净利润金额为9912.41万元,其中净利润同比下降60.88%,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该公司铝箔产品加工费同比下降所致。
电池相关
8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动力及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到系统应用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22.20百万元,同比增长29.4%。报告期内,公司共销售43.71GWh锂电池产品,同比增长124.4%。
9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锂电产品主要为圆柱电池,等系列,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储能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5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7亿元。锂电业务聚焦小动力领域,小圆柱电池出货量国内前三。2024年实现收入24.15亿元,同比增长17.74%;出货5.31亿支,同比增长56%。
公司自2016年进入锂电产业,现已具备年产7GWh锂电池生产能力。同时,公司亦在培育户储、工商业储能相关产品,并与第三方合作参与大储市场拓展。
10
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消费类电池(包括聚合物电池、铝壳电池)、小动力电池(包括两轮车电池、电动工具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和钠离子电池储能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8.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9亿元。其中储能电池营业收入6811万元,同比增长3206.55%。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1)主营收入下降主要是电芯主要材料钴酸锂平均单价下降约41%,电解液下降约26%,石墨下降约31%,铝塑膜下降约17%,隔膜下降约10%等,对应产品销售价格下调;(2)铝壳销量同比减少55.18%;(3)主营成本下降主要原因同上,主材价格下跌,销售量减少等。
11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现以铅蓄电池为主业,聚焦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市场,并拓展其在汽车起动启停系统、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等多元场景的应用,同步布局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及固态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多技术路线电池产品覆盖电动特种工业车辆、储能系统等应用场景。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0.42亿元,同比下降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下降32.54%。其中铅蓄电池销售收入418.35亿元,同比下降5.79%;锂电业务收入4.93亿元。
2024年,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针对小动力和储能市场,成功研发出高性能层状氧化物钠电软包电芯和聚阴离子钠电储能电芯。在固态电池方面,成功设计并制备出两款固态电池原型产品。
12
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铅酸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及其他相关产品的制造及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等。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41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铅酸电池销售收入约人民币276.73亿元,占比55%,锂离子电池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2.64亿元。
3S相关
13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5.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0%;净利润52.09亿元,同比增长5.2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8.74亿元,同比增长5.10%。其中逆变器及储能实现营收164627.44万元,同比增长31.4%。
14
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284.27万元,同比下降31.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60.05万元,同比减少80.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156.64万元,同比减少86.39%。其中户用储能系统及产品营业收入222001.56万元,同比下降35.39%,工商业储能系统9914.06万元。主要原因系受欧洲能源危机缓解,电力价格回落导致需求放缓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相应减少。
公司主要产品为储能电池、储能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光伏储能以及光伏并网领域。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欧洲,包括捷克、德国、英国、意大利、波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15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组串式逆变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为并网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4220.42万元,同比上升7.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115.77万元,同比下降11.32%。其中储能逆变器营业收入57193.76万元,同比增长30.37%。
16
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光伏逆变器相关产品、储能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其中储能相关产品主要包括储能逆变器、储能系统。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295.33万元,同比减少1.63%;其中储能系统营业收入31249.34万元,同比下降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21.75万元,同比减少32.75%;研发投入总额26611.45万元,同比增长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441.01万元,同比减少44.13%。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健,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源于公司主动加大战略性资源投入。
17
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专注于光伏发电及储能领域,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及户用、工商业储能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095.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04.4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41%。其中工商业储能系统及服务5.42亿元,同比增长229.42%,户用储能产品3259.79万元,同比增长364.88%。
18
宁波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
公司主营业务有逆变器业务、储能电池包业务、热交换器业务、除湿机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6,140.60万元,同比上升49.81%,主营业务成本684,881.51万元,同比上升52.96%。其中逆变器业务营业收入555639.90万元,同比增长25.44%;储能电池包245219.63万元,同比增长177.19%。储能电池包本期产销量大幅上升,主要系市场需求增加。
19
杭州华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专注于电池安全管理,主要产品覆盖后备电池BMS、储能电池BMS、动力电池BMS和电池监控数据平台等。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68.85万元,同比下降0.67%。其中后备电池BMS17934.42万元,同比下降5.47%;储能电池BMS9899.49万元,同比增长11.2%。
系统集成及其他
20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面向储能应用领域,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已形成锂电、铅电的“原材料—产品应用—运营服务—资源再生—原材料”的全产业链闭环的一体化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84亿元,同比下降45.56%。其中锂离子电池产品23.51亿元,同比下降55.93%;铅蓄电池产品15.66亿元,同比下降23.8%;锂电池材料6.89亿元,同比下降27.31%。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完成酒泉南都4GWh新能源锂电池电芯产能建设工作,华拓二期4GWh锂电池电芯产能建设、扬州10GWh集成产线建设也在有序推进。
21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5亿元。公司着力推进新能源产业新生态的建设,全力开拓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综合能源服务和新能源消纳三大新兴业务。
22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清洁能源板块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设备、核电设备、光热发电中储能关键部件(吸热器、蒸汽发生系统等)、用户侧储能以及多能联储、火电灵活性改造等综合解决方案。
依托熔盐储能技术,公司在光热发电、用户侧储能、零碳园区等更多能源利用场景开展应用。公司已建成国内首个零碳工厂-西子航空零碳工厂、浙江省最大的用户侧熔盐储能项目——绍兴绿电熔盐储能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662.7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3978.76万元,较去年增长705.74%。其中清洁环保能源装备10.25亿元,同比增长33.02%,解决方案24.17亿元,同比下降22.55%。
23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控股子公司万里扬(002434)能源公司主要从事储能电站投资和运营、电力市场现货交易、电力安全仿真服务等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万里扬能源公司已在广东、甘肃等省份投运的发电侧储能电站、2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其他拟投资建设包括:浙江省义乌市的“义乌万里扬苏溪变独立储能电站”二期装机容量为50MW/100MWh,浙江省海盐县项目装机容量约300MW/600MWh,浙江省江山市项目装机容量约300MW/600MWh。在浙江省金华市投资建设的用户侧储能电站已于2023年4月投入运行。
2024年,万里扬能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62.57万元,同比增长410.98%;净利润4,829.58万元。主要为两个电网侧项目陆续投运,实现了较好的收益。
24
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业务有电机及控制、工业互联网等,其中电机及控制业务主要分为日用电机及控制、工业电机及驱动和电动交通。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47亿元,同比增长4.3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93亿元,同比增长49.63%。其中风光储氢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13.94%。
25
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7.09亿元,同比增长0.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39亿元,同比下降30.25%。其中新能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640.96万元,同比下降7.3%。
公司加快新能源项目投资布局,聚焦开拓园区储能、分布式光伏业务等新能源业务,致力于构建以光伏和电化学储能为核心的光储充一体化产业链。在新型储能领域,公司基于混合储能的多能耦合智慧低碳供能示范项目稳步推进。
26
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885.97万元,同比微增0.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58.79万元,同比减少12.07%。
公司储能业务主要分为工商业储能和储能产品两项子业务。工商业储能业务主要指工商业储能系统的投资运营或者提供EPC服务。目前仍处在单点布局逐步推进的状态,采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业务策略,当前虽然工商业储能业务收入开始增加,但收入体量仍然较小;储能产品业务主要指的是户用储能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共有离网储能逆变器、便携式移动电源和并离网储能逆变器三大产品线,当前正在努力开拓市场中。
27
浙商中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9.01亿元,利润总额8.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9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光伏、锂电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碳酸锂贸易月均实物量超6000吨,位于行业头部位置。
28
顺发恒能股份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启动开发桐庐50MW/100MWh网侧储能项目,该项目已入规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投运后将充分利用当地峰谷价差,参与电网辅助调度服务,响应电网峰谷负荷需求;同时,公司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积极拓展优质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达成一定规模后,将推进研探虚拟电厂业态。
29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是致力于各类可充电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后处理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可同时为圆柱、软包、方形锂电池提供包括充放电设备、物流系统、软件系统在内的后处理工序全套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298115.44万元免息配资公司,较2023年度下降24.18%。受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增速放缓,锂电池装备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电池厂商验收周期延长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此外,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且卓有成效,在手订单规模持续扩大。
要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